Search

「自我是暫時性的。」

在結束20歲的今年最大收穫,就是對於「做自己」的行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自我是暫時性的。」

在結束20歲的今年最大收穫,就是對於「做自己」的行銷口號而感到無感。說起來矛盾,時間倒轉幾年前,我可是用了無數字句描繪這幅概念畫呢。

的確,在人類大腦裡,若沒有百兆突觸串連神經元的「自我」,我們無法完成許多求生技能。但被傾向歸納在認知範圍,為了維繫在意的關係、逃離害怕的危險。


看劇時,尤其女性情感主題,容易進入十足情境,原因之一是角色特質雖只被提及千分之一,但卻與某個千分之一的我吻合。所以越是迷失的人,越是容易信任劇情與生活的密切關聯性。

自我包涵意識、潛意識的結合,流動成串,像嫁紗一樣披撒在過往生活經驗裡。如同一團不斷變動混攪的迷霧,分離、組合、分離及再次組合,成就我們不同面向。


冥想一直被我視為清理深層意識的個人儀式,透過翻騰、觀望、凝視、滑動,得以暫時緩下來,以旁觀者清角度停止萬花筒轉動。


所以說是「做自己」,更打動我的廣告字詞,也許是是「感受自己」。

感受自己的意識流動,感受自己「改變心意」時刻,感受矛盾和掙扎,感受心理變化帶動脈搏及心跳。

感受自我的絲縷縫合、感受自我的稜角銳利,確切感受內心那處飛鳥穿越、魚兒流動、流水涓涓、石塊閃爍的寧靜景象。


#喜歡這篇文章
#冥想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